[问答题]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2)课文摘录:商朝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例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就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商朝的铸铜作坊规模很大,河南安阳殷墟铸铜作坊遗址,达到一千多平方米。商朝铜器工艺精湛,花纹瑰丽、细致,有的浮雕于器物表面,有的缠绕于器身,而且至今未发现两件完全一样的器物。除青铜铸造外,商朝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商朝时期的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商朝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那时候,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除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期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参考答案:【参考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多媒体演示司母戊鼎图片)师:同学们,图片中的这个器物是什么?它有多高呢?多长呢?多重呢?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呀!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师:刚才,我给大家讲了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突出表现在青铜器制作工艺上。现在请犬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小标题,想一想青铜文明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为讲解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埋下伏笔)二、讲授新课(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第一大组有针对性地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部分的内容:第二大组有针对性地阅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屏幕上给出的问题)第一大组问题:(1)商朝有哪些手工业?(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3)青铜器制造业有何特点?第二大组问题:(1)商朝农业发展的表现?(2)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师:现在我们看第一大组的同学如何解答他们的问题。师:商朝有哪些手工业?第一大组第一小组代表:商朝的手工业主要是青铜器制造业,此外还有玉器制造业和较为原始的制瓷业。师: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第一大组第二小组代表: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制造业开始出现;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时青铜器文化灿烂: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师:青铜器制造业具有哪些特点?第一大组第三小组代表:特点之一是生产规模大。第一大组第三小组代表:特点之二是工艺精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第一大组第四小组代表:特点之三是品种繁多,应用普遍。(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并简介图片)师: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全体学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师: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全体学生:分布广泛。师: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师: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大组同学概括一下。(第二大组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合作回答)农业发展表现:(1)商时“五谷齐备”。(2)技术改进:选种、施肥、治虫害。(3)生产工具改进:西周开始使用青铜农具。(第二大组的第三小组和第四小组合作回答)畜牧业发展表现:(1)品种繁多:马、狗、牛猪等。(2)牲畜圈养。(3)牧场放养,规模大。三、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系统学习,我们知道了经过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的不断发展演变,青铜器文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成就。当时生产的青铜器不仅器形多样美观,铸造工艺也日益纯熟,从最初的国家礼器逐渐变得生活化、实用化。除了青铜器制造业外,商代的玉器和原始瓷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较之前的时代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最为典型的是作物种植和牲畜畜养。大家要清楚,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能够取得上述的成就,这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和聪明才智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人民的不断努力下,社会生产力才会向前发展。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有关这一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形成一篇历史小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书写整洁。五、教学反思本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间形成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是较为可取的教学方法。但是,既然是合作讨论教学,教师就应该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在提供必要的辅助后就应该让学生来自行组织,提供学生自己的探究、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将不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夺,否则很难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